(太阳成集团tyc9728供稿)2019年5月9日下午三点,暨南大学太阳成集团tyc9728商务英语系主任梁瑞清教授应邀来公司为太阳成集团tyc9728师生做了题为《基于语义网络的词汇习得——多模态语义学的视角》的学术讲座。
首先,梁瑞清教授从“语言哲学”切入,引出了著名的哲学问题“机器能够思考吗(Can a machine think)?”人工智能之父图灵认为机器能够思考,但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则持反对态度,他认为这句话违反了哲学语法,机器并没有思考的属性。梁教授接着介绍了“语义网络”的概念和“多模态”的界定,指出“多模态”是听觉模态、视觉模态、嗅觉模态、触觉模态的集合。梁教授认为,多模态可以加深学习者对语言知识的了解,对词汇习得尤为有助,因为语言符号本身就包含了多模态信息,运用多模态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词汇的深层语义知识。梁教授以动词“Walk”为例,展示了如何从多模态视角构建以Walk为中心枢纽的近义词语义网络。梁教授指出,对词汇深层语义的理解缺失是造成许多老员工英语词汇量不足的原因之一。
最后,梁教授与在场师生对当下热门的“人工智能”和“机器翻译”话题进行了进一步互动探讨。梁教授指出,他和维特根斯坦一样认为机器不能思考,但机器翻译却确实在某些领域已经能够替代人工翻译。在人文科学领域,如文学、诗歌翻译,人工翻译是很难被机器翻译取代的,不过这对翻译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