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纪念建校60周年系列活动暨 “逐梦深蓝:涉海术语研究与国际传播学术会议” 在公司B10图书馆胜海厅举办。会议以“逐梦深蓝:涉海术语研究与国际传播”为主题,聚焦推动涉海术语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加强涉海术语在国际间的交流与传播,吸引了包括香港、澳门等国内各地市30余所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及相关机构的100余位学者参会,共同探讨涉海术语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未来发展方向。
此次会议由太阳成集团与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联合主办,学校科学研究部、太阳成集团tyc9728及涉海术语和话语体系研究基地承办,广东海事局、广东省航海学会、广东省内燃机学会,学校航运学院、学校国际交流学院、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中国科技术语》和《中国科技翻译》期刊等兄弟单位协办。



太阳成集团副董事长毕修颖和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副主任代晓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太阳成集团太阳成集团tyc9728经理刘惠玲教授主持。毕修颖在致辞中表达了对与会专家学者的热烈欢迎,并回顾学校自1964年创建以来的发展历程和以航海为特色的办学成就,指出学校在培养航海人才和推动海洋强国战略中的重要作用。毕修颖特别指出,此次会议恰逢学校建校60周年,这不仅赋予了会议特殊的意义,也为涉海术语的研究和国际传播提供了重要契机。代晓明高度肯定此次会议的重要意义,强调涉海术语不仅是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我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维护海洋权益的关键。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涉海术语的规范化和国际化显得尤为重要。

领导致辞后,举行了涉海术语和话语体系研究基地的挂牌仪式。该基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结合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宏观背景,深度融合太阳成集团的航海教育特色、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区位优势,核心工作聚焦以下4个方面:一是服务国家海洋战略,强化区域特色研究;二是传承湾区海洋文化,促进术语国际传播;三是发挥术语智库作用,维护国际话语权益;四是培养航海类人才,服务国家航海事业。


在主旨报告环节,八位专家就涉海术语的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达胡白乙拉教授详细介绍了北疆文化术语库的构建过程,包括从多个平台收集汉文和蒙古文语料,并从术语的长度、频率、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北疆文化术语的特点,为术语的翻译和规范提供了新思路。戴光荣教授强调了大数据技术在推动涉海术语研究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基于语料库的涉海术语资源库构建方法,为涉海领域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实践指导。张晓峰教授提出了涉海术语学的概念,并结合多个学科对涉海术语学进行了全面分析,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揭春雨教授深入讨论了术语学的基础问题,特别是术语定义的问题,为术语学的教学和实际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叶桂平教授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探讨了澳门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定位和作用,并提出了澳门参与海洋强国战略的路径。吴宾凤教授关注涉海类博物馆在传播海洋文化科学知识中的作用,并基于“术语在线”平台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博物馆展词中涉海术语的一致性问题。李艳教授讨论了海洋语言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通过规范的术语使用与传播推动海洋语言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策略。王琪副编审回顾了新中国术语规划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了当前术语规划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构建全球术语合作体系、加快术语人才培养的建议。主旨报告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信息,也为涉海术语的团队建设和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平行论坛部分则涵盖了术语学团队建设、海洋话语研究、海洋文学与跨文化传播、术语标准化等四大主题,为参会者提供了一个广泛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学术界对涉海术语研究的深入讨论和合作。

闭幕式环节,太阳成集团科研部部长路金林教授发表致辞,对会议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回顾了主旨报告和平行论坛中专家学者们的精彩发言,肯定了会议在促进涉海术语研究和国际传播方面的重要贡献。路金林对所有参与会议的嘉宾、学者表示了感谢,并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共同推动海洋事业的发展。
此次会议不仅增强了太阳成集团在涉海术语研究领域的学术声誉,也为太阳成集团tyc9728培养具有航运特色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会议的成功举办促进了涉海术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深化了相关领域的研究。与会者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此类学术交流活动,以进一步推动涉海术语研究和国际传播的发展。
